影像制造者的嘴
对于影像的制造者来说,他的嘴比他的眼睛重要得多。眼睛慢慢地被摄影的机器(比如照相机)所代替,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眼睛的好坏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甚至如前文所述,有没有眼睛亦不是问题的关键,那么在影像的制造过程中,取得支配地位的越来越是影像制造者的嘴巴,当然这里指的不是作为消化器官的嘴巴,而是作为发音器官的嘴巴。
嘴巴在影像制造的过程中起着双重的作用:一方面,它改变着被摄对象。一般所谓的视角只能通过话语才能起作用。对于一般的对象而言,视角不能直接地改变对象的状态,而需要通过话语的间接作用而改变对象的存在状态。比如一个摄影师对模特说应该如何作出某个特定的姿势以适应摄影师视角。而对于自然对象(如自然风光)而言,话语的作用并不那么明显,但影像制造者的嘴还是在起作用,这个作用是通过嘴在另一方面的作用体现出来的。影像制造者的嘴对其自己的影响具有首要的解释权,虽然这里的首要性往往被民主主义批评家们节节贬低,但是阅读者在接受影响的时候会首先倾听影像制造者的话语,只有当这个声音模糊不清或者沉默不语的时候,阅读者才会愿意把这个优先性交给批评者。由此,一个影像的含义越是模糊不清,影像制造者的嘴就越具有特权,这个特权随着“视觉”衰弱而变得更加暴虐,它命令阅读者按它的方式去理解影像,实际上,在历史上,影像的地位总是从属性的。但也不要以为反过来影像越是清晰,这种特权就越是孱弱。并非如此,嘴对阅读者的优先性不是首先来自于它自身这种关系,而是来自于嘴与影像意指对象的关系。从而规定了嘴巴在影像制造过程中的地位。
从阅读者的角度来看,看图说话首先是与影像的匹配过程,但是它并不是仅仅满足于匹配,如果仅仅是匹配的话,那么对于一个视力健全的人来说就不需要言语来描述影像。问题在于:言语不可能与影像的完全匹配;言语不能与影像的完全匹配。关于前者,言语的历时性展开和影像的非时间性或共时性展开是不同的(见前文),由此不可能有两者的完全匹配。关于后者,如果言语与影像完全匹配,那么就没有必要把它们当作两个不同的东西,完全可以合二为一。但实际上,两者的相互区分给我们造成了迥然不同的效果。
从此,嘴在影像制造和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重新塑造了人们的“观点”,更进一步,它控制了人们观看的方式和通过观看而获得的立场以及态度。
然而,也不要忘了,从接受的角度来批评影像制造和传播仅仅从影像作为信息传达者这个角度来批评广义的影像制造活动,这个活动的真正意义,或者说,更高的意义并不是一般而言的为当代传播学所研究的影像制造活动,因为传播学只研究此项活动的意义,而不涉及它的“无意义”方面——这是最重要的方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