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3/20

论地方——《给伦敦》(无日期)

这个海子的诗:
马克思、维特根施坦
两个人,来到伦敦
一前一后,来到这个大雾弥漫的
岛国之城
一个宏伟的人,一个简洁的人
同样的革命和激进
同样的一生清贫
却带有同样的一种摧毁性的笑容
内心虚无
内心贫困
在货币和语言中出卖一生
这还不是人类的一切啊!
石头,石头,卖了石头买石头
卖了石头换来石头
卖了石头还有石头
石头还是石头,人类还是人类
现在已经不属于他了,因为他把它“给”了伦敦——多么实在的一个地名,几乎没有人会把它搞错。那些过往的商人,无论他们在那里贩卖什么,唯一不变的就是那“变化着的东西”,即那在不断流通着的东西,对于马克思而言是货币,对于维特根施坦而言是语言,他们构成那流通着的东西,通过流通,货币和语言取消了人称,在货币中没有马克思,在语言中没有维特根施坦,而那不变的东西是那个地方,那个他们来到过的、被称为伦敦的地方。货币和语言称为地方的形式,不断地“形成”着伦敦这个“质料”,而马克思是谁?维特根施坦又是谁?在那个竖立着纪念碑的地方,人们依然不知道或记得他们是谁。同样,海子把诗“给”了我所在的地方,但是已经或还是没有人能够辨认出他来。他在学习过的大学里没有留下亡灵,他在工作过的地方没有剩下痕迹。但,他的诗作为流通物在不同的思想中获得和消费。也许是对众人太熟悉了,以致不再能够辨认出来——实际上并非如此,它是孤独,是那种骨子里刻着傲慢的孤独。但是可以希望的是:只要这个地方还在,那么思想还会在那里徘徊。

没有评论: